武陵文化資產融入中小學人文教育數位教材甄選活動實施
(一)鼓勵全國中小學校教師製作數位學習教材,以介紹武陵文化資產、並提供鄉土教學的資源,以提昇中小學生對森林文化的認同感。
二、主辦單位:農委會林務局東勢林區管理處
合辦單位:國立國父紀念館、國立宜蘭大學人文及管理學院、中華文化教育學會
三、作品規格:
(一)範圍:
1.作品使用對象:以中小學學生為主要使用者(學生學習導向)。
2.作品內容請參考下列各項,並須融入中小學課程之中。
A、武陵墾拓史(包括農業推廣、造林、育林)
B、武陵人—泰雅族與賽夏族
C、武陵掌故(神話傳說、文化典故)
D、武陵之美—地理特色、景觀、動植物特色
E、武陵文化資產融入中學人文課程之規劃與設計
F、武陵文化資產融入小學人文課程之規劃與設計
3.參賽主題:參賽者依中小學各學科領域為範圍,自訂主題,每件參賽作品之設計發展應以單一的學習單元,且總學習時數以四小時以內為原則。
(二)內容:參賽作品應包括下列五項(為評審之必備條件):
1.學習大綱:向學習者簡介本學習單元目標及主要內容,說明先備知識或能力,引導學習流程(含評量與作業),及提醒應注意事項等。
2.教學活動:以視音訊、圖文、簡報等多媒體教材整合方式呈現,教學活動應包含引起動機與單元內容解說等,以促進學習者自我學習。
3.學習評量:依單元活動設計與教學需求選擇使用適當評量方式,如單複選、填充及問答等,在呈現方面可採影音、動畫等互動式或診斷式考題。
4.補充教材:提供詳盡的補充教材,包括學習單元講義、延伸活動參考資料及學習單等相關資料,供學習者學習時參考使用。
5.教案設計:詳述教學主題、教學年級、教學時間、教學研究、教學目標、教學活動、教學評量等相關教案設計資料供教師參考使用。
(三)格式:
1、可結合音視訊與教案,並能產出html連結檔之製作軟體為主,如MS Producer、Easy Studio、Stream Author、Screen Watch Producer等。
2、其他內容之檔案製作格式建議以 *.html、*.doc、 *.txt、 *.ppt、*.pdf等普遍格式為宜。
3、原則上請勿使用 *.exe、*.bat、*.dll、*.com等格式檔案。
(四)教學長度:
為維持網路播放速度及學習品質,[教學活動]可分為數個檔案,每段長度以10分鐘為原則。建議視訊檔錄製品質以300kbs為上限,以免檔案過大,影響網路傳輸速度。
(五)檔案容量:
參賽作品封裝後之總檔案容量合計以80Mb為限,超過80Mb之參賽作品則喪失參加甄選資格。
四、報名與投稿:
(一)參賽對象:
全國公私立中小學校現職教師(含代理代課教師)、實習教師、各師資培育機構(含教育大學學生)均可以個人或組隊方式報名參加。
1.個人報名:限現職合格教師。
2.團體報名:最多三人,至少須含一名現職合格教師,其餘得為實習教師。
(二)報名日期:自94年9月1日至94年10月15日。
(三)作品繳交:
參賽者必須於報名截止日前(以郵戳為憑)以[掛號郵寄]方式繳交作品,每件參賽作品均需檢附下列文件,以取得參賽資格。
1.報名表及參賽作品版權同意書如附件。若為團體參賽,同意書則需所有參賽者簽名。
2.合格教師證書影印本。若為團體參賽,則教師證書影印本由主要作者代表出示即可。
3.參賽作品,請以光碟片方式儲存,並於光碟正面註明「武陵文化資產---參賽作品名稱」。
4.參賽作品及相關資料請寄:10659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二段134號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 孫劍秋 老師 收 (信封上請註明參賽作品)
五、評審方式:
(一)評審委員:本甄選活動延聘學科、教學科技與多媒體專家學者以及優秀學科教師組成審查委員會進行參賽作品審查。
(二)評審向度:
1.本甄選活動旨在評選優良課程教材,故不全以作品資料量多寡為評審依據;主要以符應課程內容與教學設計原理,並能輔助學習者自我學習為依歸。
2.評審標準:包含學習內容、教學活動設計、及可行性等三方面。
(三)評審流程:
1.評審:經初複審評選出「入選作品」進行決審,決審評定「入選」、「佳作」、「優等」作品。
2.發表會:決審評選為「前六名」作品者,須參加「武陵文化資產優良數位學習單元課程發表會」公開發表參賽作品,發表會後再由評審從中評選出「特優」作品。
3.發表會日期暫定94年10月底假國立國父紀念館國際會議廳舉行。評審結果名單將公布於國立國父紀念館及農委會林務局東勢林區管理處網站之最新消息。
六、獎勵及獲獎作品用途:
(一)甄選用途:主(合)辦單位依評審結果,提供入選作品及其使用權,供各級學校教師與學生使用。
入選作品等級及使用費(稿費)如下:「特優」壹名、獎金陸仟元(或等值圖書禮券)及獎牌一座;「優等」參名、獎金肆仟元(或等值圖書禮券)及獎牌一座;「佳作」伍名、獎金貳仟元(或等值圖書禮券)及獎牌一座。
(二)入選作品之版權仍歸作者所有,惟主辦及合辦單位擁有複製、公布、發行與使用之權利,並視需要得請參賽者無償配合修改。
七、版權說明:
(一)參賽作品恕不退還,請自留底稿。
(二)若參賽作品經人檢舉或告發涉及侵害著作權或專利權,經有關機關處罰確定者,將取消其得獎資格並追回原發放獎金及獎座。參賽作品若涉及違法,由參賽者自行負責。
(三)參賽作品內容以自行開發製作為主。若引用他人之圖片、影音與文字等,需取得所有權人同意,並註明出處。
(四)請避免在參賽作品中直接呈現他人網頁。參賽作品內檔案並請勿連結於外部伺服器。
八、本活動聯絡單位:中華文化教育學會 台北郵政44-255號信箱
聯絡人:本計畫協同主持人 郭世清 博士
聯絡電話:0936155001
E-MAIL:shihching001@yahoo.com.tw
來自: http://blog.sina.com.tw/sun0761/article.php?entryid=1346有關翻譯的問題歡迎諮詢天成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