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科學的攝生保健.林慶順傳授】今天(2017-7-11)一名老友寄來電郵,要天成翻譯公司查證一則網路蜚語的真假。該蜚語的內容以下: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博士劉夙在微博上稱,紅鳳菜含有咯裡西啶生物鹼。具有肝毒性,建議人人不要食用這類野菜翻譯
他介紹,紅鳳菜在分類學上屬於菊科、千里光族、菊三七屬翻譯上世紀,化學家就發現千里光族植物遍及含有吡咯里西啶類生物鹼(PA),在動物身上做過了大量PA的毒性實驗,證實它有強烈的肝毒性,可以致使肝硬化。
另外,它還有致癌、致畸性,並可致使原發性肺高壓。專家研究表明紅鳳菜的地上部份具有最強的肝毒性。是以,建議市民最好不要食用紅鳳菜。
在我闡發這個流言的真假之前,必然要先搞清楚「紅鳳菜」和「紅莧菜」有何分歧翻譯
紅鳳菜的植物學名為Gynurabicolor,而紅莧菜的植物學名則為Amaranthustricolor。也就是說,它們在分類學上是屬於分歧屬。
就外觀而言,紅鳳菜的葉子是正面綠色,後頭紅紫色,而紅莧菜的葉子是周邊綠色,中間紅紫色,正反兩面都一樣。
一般來講,紅鳳菜是用麻油薑絲炒熟,作為一種進補的菜(口感脆硬滑),而紅莧菜則是和小魚乾一路炒熟,作為配飯的菜餚(口感軟爛澀)。
紅莧菜仿佛沒有什麼毒不毒的爭議。
至於紅鳳菜,就請看下面的剖析翻譯
起首,我們來看蜚語所說的「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博士劉夙」是否真有其人翻譯
百度百科是這麼說:刘夙,男,1982年7月生于山西省太原市翻譯2004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与份子工程学院。200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获硕士学位。现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研究偏向为植物学文献和植物学史翻譯业余从事科普写作和科学传播活动,现为互动百科新知社植物组专家成员,为「天然之友」植物组指导老师和科普杂志《新知客》专栏作者,并在《新京报》、《牛顿科学世界》等杂志上发表科普文章数十篇。
劉夙在微博的網頁是這麼說:1982年7月29日誕生,畢業於北京大學,是上海辰山植物园工程师,果壳网作者微博签约自媒体。
所以,確切是有劉夙這麼一小我,而他也簡直有植物學方面的特長。但是他既然只說是卒業於北京大學,就默示並無博士學位。
由於天成翻譯公司沒有微博帳號,所以沒法進一步查證劉夙是不是真的有在微博談論紅鳳菜有毒。可是,有關劉夙與紅鳳菜的消息是初次泛起在一篇2013年8月13日的四川在線文章。該文章的題目是网传食用血皮菜可致肝癌调查:成都菜场很好销,第一段是:
进入夏日后,野菜血皮菜(也叫红凤菜)逐渐在成都菜市场上出现,不少市民以为这种野菜能够补血,常买回家凉拌或炒猪肝吃翻譯近日,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的博士刘夙在微博上称,血皮菜含有吡咯里西啶生物碱,具有肝毒性,建议各人不要食用这种野菜。
也就是說,早在4年前,就有有關紅鳳菜有毒的風聞。可是,就是不知道為什麼,這個傳說風聞近幾日又熱絡起來翻譯
紅鳳菜會致癌嗎?下一頁看傳授怎麼說
不管若何,簡直是有文獻說紅鳳菜含有吡咯里西啶生物鹼,而此一生物鹼簡直具有肝毒性。
比方,一篇本年1月21日發表的研究調查呈報就是這麼說,而它是出自於中國的科學院植物研究所。
然則,反過來講,一篇2015年出自於長庚大學的講述卻說紅鳳菜沒有任何毒性翻譯
還有,台灣癌症基金會的一篇文章說紅鳳菜
(1)富含維生素A及β胡蘿蔔素,(2)含鐵量高,(3)抗發炎,(4)有助降血壓,(5)富含花青素
文章出自: https://tw.news.yahoo.com/%E7%B4%85%E9%B3%B3%E8%8F%9C%E6%9C%89%E6%AF%92%E8%87%B4%E8%82%9D%E7%99%8C-%有關各國語文翻譯公證的問題歡迎諮詢天成翻譯公司02-77260931
留言列表